AI+管理会计如何破局?
共探“人机共治”新范式!
当AI浪潮席卷全球,传统管理会计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从数据洞察到战略决策,AI技术正颠覆企业管理模式。如何从“数据搬运者”蜕变为“智能决策架构师”?如何构建“人机共治”的新生态?
2025年4月12日,CMA上海精英俱乐部将汇聚行业先锋,开启一场关于AI与管理会计的深度对话。本次活动共吸引了60名CMA注册管理会计师持证者和考生参加,思维碰撞的火花点亮了未来财务的“人机共生”。
本次分享会主持人由CMA上海精英俱乐部志愿者郁启鸣先生担任。他首先对各位CMA持证者和考生的积极参、IMA管理会计师协会及致同场地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以及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同时,郁启鸣先生欢迎到场嘉宾,强调活动主题“智慧”与“质控风险”的关联性。随后,CMA上海精英俱乐部主席高曌女士进行了活动致辞,作为2025年首次活动上海俱乐部将聚焦长三角区域合作,邀请南京、苏州俱乐部成员共同参与,推动CMA持证人“协同共进”。
随后,IMA协会华东区合作与发展总监张琳女士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关键力量,其迅猛发展已成为当下最为瞩目的趋势之一。她鼓励所有持证人高度关注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提升自身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的综合能力与适应力。
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张琳女士进一步提出了三项具有战略价值的建议。首先,职业人士应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在不确定中寻求内在的平衡与理性判断,这是高效决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聚焦于当下可以把握和推进的关键事项,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确定性强、价值明确的任务中,从而提升执行效率与成果质量。最后,通过对确定事务的专注与深耕,反向推动个人情绪的稳定,形成良性循环,以更加从容、积极的心态应对复杂环境。
在嘉宾分享环节,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管理咨询合伙人邬政女士与高级经理吴雨潇潇先生以《AI技术在内控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深度解析,围绕AI在风险预警、数据治理及模型开发的全流程落地,详细阐述了智能风控体系的三大核心环节:实时数据穿透、算法迭代优化、人机协同决策。邬政女士强调,AI技术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对具体业务场景的深入理解与融合。她指出,技术本身并非万能,唯有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AI在提升风险感知力、增强流程透明度、推动管理升级方面的实效。同时,AI落地应兼顾合规性与可控性,确保其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不引发新的风险点。吴雨潇潇先生则结合北京某银行大语言模型优化信贷审批的案例,为参会者提供了从AI工具部署到生态构建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分享后,张琳女士代表IMA协会向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进行了IMA Corporate Member授牌。这一授牌不仅彰显了致同在管理会计领域的专业实力,也标志着双方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与管理会计实践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
紧接着,南高齿集团副总裁徐锷先生带来了题为《AI与业财管理实践》的精彩分享。他以“好大喜功”和“胆大妄为”作为核心线索,深入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的本质以及局限性。徐锷先生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三性”,即: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性,并且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当前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尚未具备通用智能能力。因此,在使用AI工具过程中,务必保持理性和警觉,防范“AI幻觉”所带来的误导。他特别提醒用户应高度关注数据安全问题,并强调本地化部署在保护敏感信息和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圆桌讨论环节,邬政女士、吴雨潇潇先生、徐锷先生,以及CMA南京精英俱乐部主席燕楠先生以“AI与每个人的关系”为题,分别从AI使用初体验、如何应用AI辅助决策等话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嘉宾们聚焦AI与管理会计融合实践,深入探讨了AI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并指出,AI虽能显著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如辅助搭建财务模型、匹配风险案例),但其可靠性存疑,存在信息失真、数据泄露及思维惰性等风险,需通过本地化部署、数据加密及审计日志等构建安全围栏,以达到平衡效率与合规。嘉宾提出AI是需谨慎训练的工具,未来竞争力取决于“善用AI创造增量”与“坚守专业底线”的协同能力,在敬畏与创新中推动管理会计职能进化。
最后,IMA全球理事祝箐先生发表了总结致辞。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调贯穿全场,结合自身职业经历,生动阐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财务与管理顾问角色所面临的重塑与转型。他巧妙地引导与会者深入思考AI技术所带来的变革趋势,帮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AI时代的全面来临及其深远影响。
参与本次活动组织的志愿者:
高 曌 CMA上海精英俱乐部主席
王奕懿 CMA上海精英俱乐部副主席
姜佼姣 CMA上海精英俱乐部秘书长
策划组:韩烨、王琳、浦毓涵
文案组:姜再宝、朱剑锋、赵文婷
外联组:公媛媛、郁启鸣、王寅、茅薛金、陈炫文、黄一珅、林友亚